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莫言获奖,庙堂大喜,坊间大议。更有浮想联翩,挖地三尺者,连千元墨宝、红都颂歌、灵山大佛、锦州邮编等,统统晒到网上,好是热闹。

不过这么起哄肯定是不行的。似乎经过一番用心推敲之后,官媒对莫言先生给出了最终定位:主流媒体均称之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措词用心之良苦,尽在其中了。

近二十余年来,每当和“中”或者“华”有牵涉的人士获诺奖时,该奖总被官媒骂成居心叵测,谋反作乱的汚物。获奖人自然也被敏感了。可这一次是同志得奖了,不免有点为难。不过根据形势的需要,大奖的成色可以重新鉴定,为我所用。于是乎这诺奖一夜之间大翻盘,即刻炙手可热,身价百倍,恭贺之声不绝于耳。不过以前的纠结太多,这次当如何恰当定位?这确实是个技术活。于是乎就有了这“首位••••••”的标准说词。

庙堂里掌管文墨的精英果然不凡。这短短几字,不但给莫言先生排了首席,并解决了合法性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不暴露其他“有关人员”。让玉麒麟端坐高堂,又看不到花和尚、神行太保、浪里白条等讨厌鬼。髙,实在是高。尽管这句话似乎也有可存疑之处,譬如1938年的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师姐,据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考据,具有美国和中国双重国籍,是否也可算“中国籍作家”?不过这桩公案考无实据,可暂且不论。2000年那位江苏泰州高师兄,尽管作品是华文,写的是中国的故事,得的也是文学奖。但获奖时已入法籍,作废。至于前两年那位刘师兄,著作颇丰,或也可算是个“作家”,且是毫无争议的中国籍,但得的不是文学奖,也不算。

不过如要毫无争议地坐稳“首位”交椅,又不必遮遮掩掩地设那么多限制,最好称莫言同志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共党员干部作家"。我以为此说法甚好。一可昭示我国干部的高素质,二可展现我党代表人类先进文化的气概,三则更无人可挑战这个“首”字,不管你是哪项奖,通吃。

有道是:好好端端一个奖,遮遮掩掩费思量,莫言缘何顾左右,只因难得坦荡荡。

话题:



0

推荐

张仁仁

张仁仁

33篇文章 8年前更新

上海人。为稻粱谋,常年游走于大洋两岸。偶尔弄墨,浅尝辄止。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