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度灰的西雅图
张仁仁 | 2015年02月13日
情人节又快到了。今年这里(西雅图)的热门话题是一部即将上映的情色电影:《五十度灰》(“Fifty Shades of Grey”)。这部电影二月十三日在全美上线,算是情人节的献映大片。这两天居然PBS, NPR等“严肃”的电视台和电台都对此有许多报道和评论。对西雅图人来说,更有一个特别的理由对这部电影感兴趣 -- 因为西雅图是这个故事的发生地。 电影改编自一部英国女作家的同名小说。书名直译应是:《
浦东机场的咖啡
张仁仁 | 2013年10月23日
浦东机场登机口处有各色咖啡店,但没有一家是泊来的,清一色国货,可算是一个弘扬国粹的窗口。那些咖啡价格之豪华,令我这类工薪阶层咋舌
胡锡进的屁股与“茶党查税”丑闻
张仁仁 | 2013年08月31日
网络大V薛蛮子因被控嫖娼而被媒体热炒之际,《环球日报》主编胡锡进在其微博发表了如下一段文字:“不能完全排除官方是在通过抓嫖娼“整”薛蛮子。通过性丑闻、偷漏税等“整”政治对手,这是全世界政府通行的“潜规则”。所以善意提醒热衷政治对抗的人士,走这条路,自己的屁股一定要干净。你如果真有短,又逢官必反,早晚会搞砸。也诚劝政府,你们抓的短一定要准确无误,程序无可挑剔,否则适得其反。”据我所看到,这是胡主编第
失魂落魄的古镇
张仁仁 | 2013年04月16日
古镇的灵魂确已寿终正寝。眼前的只是一具面目狰狞的行尸走肉,张着血盆大口呼号着:拿钱来!呜呼古镇,魂兮归来!
“黄灯”问题
张仁仁 | 2013年01月05日
这几天媒体对所谓“闯黄灯”的讨论可谓铺天盖地。见仁见智者各发高论,似乎都各有各的理。公安部作为当事者,屡作解释,但是越说让人越糊涂。一会说看到黄灯必须停车,一会儿说车过线后变黄灯,可以继续通行。今天又说过线后只要停车,就不罚(一月五日《新京报》)。还图示车身几分之几压线,算是过线还是没过线。这场大争论已逐步演变得像一场闹剧。公安部的各种解释更像是手里拉着一根橡皮尺,胡乱丈量。倒是深圳兰州有种,“不
平安夜
张仁仁 | 2012年12月25日
圣诞节又到了。尽管我不是一个基督徒,但中国式的圣诞还是使我觉得有点怪诞。据报道,北京市交管部门预计“由于各类商业促销、大型演出及庆祝活动相对集中”,交通拥堵可延续至午夜。重庆市中心干脆实行交通管制,防止圣诞人流造成意外。上海的商家更是推出圣诞情侣餐、酒店圣诞浪漫夜等等,似乎圣诞节成了情人节。可以说,中国圣诞节是一场世界上最大的无神论国家对一个神圣宗教节日的恶搞。好在每年这个时候,我多半不在,幸免无
怎样捡狗屎?
张仁仁 | 2012年12月13日
美国的公园里通常会备有装着塑料口袋的铁箱子,供遛狗者捡狗屎用。今夏到华盛顿湖东岸的圣爱德华公园游玩,发现那里装塑料口袋的铁箱制作得特别地道。居然在箱子上还印上了如何捡狗屎的示意图,一二三四教人捡狗屎的步骤。这让我觉得有点好笑,但也有点感动。遛狗时你家的宝贝拉了屎,“家长”当然一定要负责弄干净,而且这活儿要认认真真地干。所以政府用了纳税人的钱,在狗屎袋的箱子上傻傻地印上捡狗屎标准动作的“实施细则”,
莫言授奖词补遗
张仁仁 | 2012年12月12日
十二月十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了2012年度诺贝尔奖颁奖典礼。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瓦斯特伯格(Per Wastberg)宣读了对莫言的授奖词。国内媒体激情报道,但均语焉不详,未见授奖词全文。昨日在网上读到英文全文,也在一些海外及国内民间网站上看到不同版本的译文。比较阅读,不由想起了当年叶治(主万)先生给我们上翻译课时的情景,不由也想交一份作业。现将“授奖词”开宗首段本人的译文递交如后,
柏林墙
张仁仁 | 2012年11月11日
十一月十日是柏林墙被推倒的纪念日。重发我在2009年11月10柏林墙推倒二十周年时的一篇博文,以志纪念。 ---------------------------------------------------------------------------------- 柏林墙推倒二十年记 二十年前的今天,横贯东西柏林之间的柏林墙轰然倒塌。 柏林墙由德国统一社会党(德共)领导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
莫言的“首”惑
张仁仁 | 2012年10月12日
莫言获奖,庙堂大喜,坊间大议。更有浮想联翩,挖地三尺者,连千元墨宝、红都颂歌、灵山大佛、锦州邮编等,统统晒到网上,好是热闹。 不过这么起哄肯定是不行的。似乎经过一番用心推敲之后,官媒对莫言先生给出了最终定位:主流媒体均称之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措词用心之良苦,尽在其中了。 近二十余年来,每当和“中”或者“华”有牵涉的人士获诺奖时,该奖总被官媒骂成居心叵测,谋反作乱的汚物。获奖人自
松湖垂钓记
张仁仁 | 2012年09月10日
今夏在西雅图休假。难得有的闲暇,于是重操起我的垂钓旧业。钓鱼要买执照。华盛顿州的钓鱼执照十分繁杂:淡水钓、海水钓、贝类、虾蟹······五、六种之多。估计这个假期没时间去海钓了,所以只买了淡水钓的执照。 先上网作了番研究,发现我家附近的松湖(Pine Lake)是个不错的钓鳟鱼的去处。连续几天晨光曦微之时,就前往抛钩了。松湖果然不错,我每天都小有斩获。有天早上,发现我旁边一位钓友用小网兜捕到不少小
帕凡舞曲
张仁仁 | 2012年07月02日
我在上篇博文《船歌》中提到的阿炳(周炳揆先生)昨天在《新民晚报》发表了一篇《相约听帕凡》的短文,记叙的也是我们一起听唱片的小感悟。炳揆兄音乐造诣颇深,定期为《新民晚报》写乐评,还出了一本专集《流动的图画 -- 记忆与思考》,其中收录了他在《晚报》上发表的古典音乐的乐评和一些私人与家族的逸事。 我第一次听到这首福雷的“帕凡舞曲”是在八十年代的后期。那时我在美国买到一张《Pops in Love》的黑
船歌
张仁仁 | 2012年05月13日
下午,六个上海老男人(三个教授、三个“买办”)在阿炳家聚会。这是我们一个不定期的音乐小沙龙。除了孙教授在音乐学院执教西方音史外,其余均为业余爱乐票友。吾等年老力衰,已消受不起重金属和摇滚,只能在管弦之中,偷得半日闲。 阿炳的音响设备可谓一流,而且西洋古典音乐的唱片从巴洛克到印象派,收藏颇丰。听完普罗可菲耶夫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和福雷的安魂曲后,阿炳拿出一张玛莎·阿格里奇青年时代演奏的黑胶萧邦专集。孙
思想黑客
张仁仁 | 2012年04月11日
每天下班回家,最使我心悸的是楼宇电梯里的那块广告视频。每当你走进电梯,那些闪烁跳跃的音像便扰你没商量,肆无忌惮地冲击你的视听器官。在你被商务会议、商业文件、招商活动、商场促销等搅了一整天后,电梯里的广告视频就像埋伏着的游击队员,在你瘫倒在床上之前,向你发动最后一次商品伏击。 那家传媒公司倒也诚实,宣称安装这些视频是为了“挑动人们的购买欲”。“挑动”是谋略家的语言,即以骚扰为手段,以激起某种预期的反
真的还是假的?
张仁仁 | 2012年04月02日
小区的煤气供应要换成天然气,物业管理处早早就发出了通知,要各家各户周末有人留守,以便工人上门安装更换。一淸早,小区的中心小广场就有好几家灶具热水器供应商搭起了摊位,想趁换气之机做点生意。 中午时分,家中来了一个穿工作服挂着吊牌的工人,说是来换煤气灶的。那工人把我原有的海尔牌灶具拆下后,摸弄了几下,说是炉芯无法更换,要我到小区里今日搭起的某摊位买一个新的灶才能安装。看来只能买新的了,总不能没有烧饭的
代表们谈什么?
张仁仁 | 2012年03月09日
“二会”在进行中。媒体似乎有点忙碌,希望能找到些兴奋点;老百姓似乎波澜不起,大概是因为不知道谁代表了谁。毎早车上的收音机不断传出代表”议政"的报导。从歌星假唱到男生偏少,从公帑私用到苛捐杂税,从黄帝与黃色到喝茅台还是喝拉菲,大多只是老调,偶尔亦有新闻。代表来自各行各业,所谈话题当然多釆。更有不止于”谈”的,还要硬弄出些动静来,吸引吸引眼球,为大会増色。滿园春色关不住,浙江三十位女代表据说要一起穿上
情人劫
张仁仁 | 2012年02月14日
情 人 劫 二月十四日是西方的圣瓦伦丁节(St. Valentine’s Day)。这原先是一个罗马天主教的节日,纪念死于公元269年的罗马教士瓦伦丁。关于瓦伦丁的故事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似乎连罗马教会自己都搞不清。有一个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当年罗马君主克罗丢斯为了征召青年入伍,禁止他们结婚。而教士瓦伦丁则秘密为青年人主持婚礼,因此被捕入狱,并于二月十四日被处死。临刑前,瓦伦丁给他所钟情的狱卒的女儿留
Facebook的黑色幽默
张仁仁 | 2012年02月05日
这两天Facebook招股上巿的消息,似乎在国内的媒体上引起一阵激动。那是一颗冉冉升往盖茨-乔布斯星座的新星,象征着“财富”和“创新”这两个牵动着囯内政商界神经的词汇,怎能不让人关注。可再仔细想想,其实这件事和我们实在不搭什么界,也没有什么灵感可以激发。或许有的只是遥望着一块光鲜的禁脔的酸楚感。Facebook尽管在全球有八亿多用户,但在中国是一个被严严实实地封杀的网站。还有一个被封杀的是即将可能
宜家(IKEA)的咖啡困局
张仁仁 | 2012年01月14日
去年年底前,国內外有一些媒体报导了上海宜山路上的宜家家居(IKEA)的歺厅,每周二、四下午,都会被几十位上海的中老年朋友占据进行交友派对。由于宜家对其会员提供免费咖啡,而这些中老年朋友不少都有这种免费会员卡。因此,每次该中老年群体进行聚会活动时,宜家歺厅不但会被其全部占领,而且要比平时多供应五、六百杯咖啡。而且这群特殊客人在歺厅里一边享用免费咖啡,吃着自带的午歺、茶叶蛋、水果等,一边还旁若无人地大
走进美国校车
张仁仁 | 2011年12月16日
我时常会经过华盛顿州贝而优市(Bellevue, Washington)一个很大的校车停车场,但熟视无睹,一直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直到最近连续发生了甘肃和江苏的校车惨剧,使我觉得应该对美国的校车和校车制度作一些了解,算是他山之石吧。于是昨天特意去了那个停车场,一探究竟。 停车场里齐齐整整地停了百来辆校车,好不威武。我进入停车场,拿出相机想先拍几张照。这时,一个校车司机走了过来,说是因为保护校车安全
张仁仁
33篇文章 3704天前更新
上海人。为稻粱谋,常年游走于大洋两岸。偶尔弄墨,浅尝辄止。